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数字引领 绿色创新 建圈强链 人才为本

浏览人次:

 

 

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战略机遇,加速成都会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构建产业链条完整、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配套的会展产业生态体系,塑造成都“国际会展之都”标识,以“绿色引领 建圈强链”为主题的中国(成都)会展产业新经济发展大会(以下称“大会”)于20226月17—18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

 

 

围绕成都全方位优化调整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城市发展战略,聚焦会展服务数字化升级、会展产业绿色发展、会展人才培养等内容,汇集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院校机构、会展及关联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会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优化升级,会展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稳定提升的有效发展路径,为成都实施会展业建圈强链行动计划招贤纳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会还在现场设有2000平方米的会展产业链主题展区,特别设立了会展新生态高校人才展示区、四川省会展创新发展引领区的展示,同时吸引了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振威展览股份有限公司、31会议、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会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展。大会同期,围绕“会展产业数字化”“会展助推产业建圈强链”“绿色会展发展模式”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1

抓住“数字化潮流”    走向绿色会展

 

 

眼下,碳达峰、碳中和正在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已然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旋律。在去年12月初,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目标,引领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绿色会展便是未来会展业发展的既定目标之一。“‘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对未来绿色会展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兴洲在会上表示,“通过促进会展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智慧会展的发展,成都早在20189月就提出了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目标,并发布了关于促进会展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实施意见,非常务实且具引领性,这也是成都在全国会展业格局中,在绿色会展方面走在前面的重要支撑。”

 

与传统会展模式不同,绿色会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信息技术和新材料应用为载体,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也是贯穿于会展产业上下游的生态体系。“当前,以会展行业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会展数字经济,是数字技术对传统会展行业的转型和重构,会展产业数字化为新路径的会展行业会催生更多爆发式的增长、颠覆式创新的新赛道,是今后会展业态的新大陆和决胜地。”在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黄尉洪看来,无论是场馆、组织方、搭建商还是参展商,积极拥抱“会展数字化”这场潮流,才能抓住机遇,迎来发展新时期。

 

 

 

“从根本上来说,绿色转型就是技术转型。”黄尉洪也在交流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加快构建数字会展新赛道体系。可以依托公共数据运营平台,共同创造数字会展新场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二是强化数字会展的引领作用,发挥智慧蓉城研究院的作用,探索未来数字会展业重点发展方向。三是加强数字会展新赛场支撑,要加快成都数字会展平台的建设,把会展数字化的平台建成国家级的会展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提升成都会展发展的能级。

 


2

推进人才体系建设  助推会展产业建圈强链

 

 

2021年末成都首次提出“建圈强链”至今已有近半年的时间,随着链长制、链主企业、产业图谱等关键词相继出现,成都的建圈强链也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聚焦细分产业。“当前形势下,一家企业,一个产业集群想要提升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地位,都需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企业的融通合作。”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借大会举办契机,倡议共同探寻会展产业建圈强链的新路径,通过召开会展产业数字化峰会,会展助推产业建圈强链研讨等,探讨成都会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优化升级,会展产业链竞争力稳定提升的有效发展路径,并为成都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招贤纳智。

 

“成都将会展产业作为重点产业链之一推动发展,为此成都市博览局也印发了《成都市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十大行动》等文件,对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联动各区市县,以及各市级部门共同推进会展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交流分享时透露出这样一组数据——今年前5月,成都通过线上线下,办会达到295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展出面积达到144万平米,会展业总收入达到173亿。

 

 

 

论起数据背后的“努力”,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概括其原因之一便是稳步推进国际会展之都建设。“一是今年编制完成了《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规划建设》,并形成了成都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五年行动计划》;二是完善了建圈强链政策配套支持,充分发挥政策对会展产业链的激励作用;三是加强疫情防控指导,印发了《成都市支持会展行业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并积极探索会展业与保险业合作,以政策‘组合拳’助企纾困。”

 

 

 

成都作为省会城市,直接分享全省9100万人口、近5万亿元经济总量等红利,辐射加速发展的成渝地区和西部12省(地区)3.83亿人口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摆在政府企业面前的,是要深入去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做好会展业‘建圈强链’这项工作。” 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称,只有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带动产业变革与升级。“接下来,将通过加强对链主企业的培育,建立动态更新会展产业链重点培育的优质企业的名单,制定有针对性的梯度培育计划,激发市场主体争先创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会展产业链能级,并瞄准国内重点的会展行业组织、企业,加大招引力度,争取各类高能级展会、专业论坛等在蓉举办。同时,我们还将通过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以及产业政策整合等推动建强会展产业链,为成都市其他重点产业链发展做好‘赋能’。”

 

 

3

发挥专业院校智库影响力  

发出成大会展之声

 

 

在本次大会会展新生态高校人才展示区,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会展专业特设展位,充分展示了了我院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与智库平台的成果和特色。同时,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ICCA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CIMERT)主任诸丹教授在大会和人才峰会中都进行了精彩分享。我院贾岷江教授参加了“绿色会展发展模式企业讨论闭门会”,从智库专家角度分享了对绿色会展发展模式的研究案例和相关思考。

 

17日上午全体大会上,诸丹院长在“都市圈与会展链”主题对话中特别提出,成都都市圈的建设需要抓住数字化潮流,数字化可以通过现在的最新的科学技术,把二元世界变成一元世界,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而在这个新的机遇里,中西部拥有先发优势。从整个国家的战略布局来说,数字鼠标、文化数据库等等产业都布局在成都。这都借助于四川丰富的水能、清洁能源以及低成本。这就为我们的会展的数据化、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以后成都及都市圈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同时从都市圈发展的逻辑来看,一般一个单一城市的发展会有天花板。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城市的溢出效应,包括它的边际成本会增加。所以单一的城市最终会走向一个都市圈,协同发展。因此诸丹院长认为成都最大的机遇是都市圈的建设,同时这也是国家发改委批的中西部第一家。通过成德眉资同城化分工及协作达到合作共赢,几个城市之间会形成一个大的会展的产业板块,来同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进行竞争,形成一个产业的标杆。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成都正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比历史上任何时机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在18日上午的“建圈强链会展人才峰会”中,诸丹院长进行了《建圈强链行动中成都会展人才体系建设的新机遇》主题演讲,从专业的角度分享了他对成都会展行业人才培训现状和需求的客观解读。

 

 

 

诸丹院长分析了国内会展人才培养存在供应区域布局不均衡,高层次人才培养稀缺等现状,再到成都市会展经济领域紧缺各个层面的人才需求现状,提出了会展行业人才培养存在有需求巨大,匹配错位,人才流失,认知偏见等特征。与此同时,在会展行业面对疫情严峻形势下的关键转型期存在着许多机遇,会展行业以结合数字经济进行展会形式场景化,创造虚拟交易体验的泛在性,实现人,货,场的在线契合,细化不同经济体扩大内容创作边界。

 

 

基于人才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诸院认为体系建设思考也尤为重要。以产业发展方向为导向,多方创新协同框架机制为发展主体,完善顶层规划和政策保障,联合政府等主管部门确定建设方向,多方企业和行业组织联合高校建设协同创新发展。在会展行业人才体系下,搭建了“两核驱动-四层分级-六库保障”的核心举措框架,首先多维度保障人才供给充足,以内核专业会展从业人员到外核其他相关专业从业者,不同维度各个阶段培养,其次多手段促进人才结构性发展,梯度发展,螺旋式上升,同时知识下溢,促进阶段升级,最后行业六库知识层面保证行业资源完备,保障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